塑料,難以降解,燃燒時易產生有害物質,是目前垃圾處置的難題。尤其是薄膜類塑料,大多是一次性,且難以回收。
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發出了可降解塑料——既具備傳統塑料的性能,又可降解,豈不是皆大歡喜?
但也許有這樣幾個關于“可降解塑料”的事實,你需要了解。
可降解塑料未必是生物基塑料
可降解塑料可能使用的是生物基原料,但也可能含有增強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石油化學原料(或兩者的混合物)。
生物基原材料通常是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質)或農副產品經微生物發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如熱塑性淀粉塑料、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乳酸(PLA)、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屬這類塑料。
許多聚乳酸(PLA)的生產原材料來自于玉米淀粉
傳統的石油基塑料可以被制造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例如氧化降解塑料),通常是在石油基塑料中添加淀粉,使得其容易分解,但僅僅是分解成更小體積的石油基塑料。
此外,即便是生物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也需要添加添加劑化學物質以賦予特定性質,這一點跟傳統塑料的情況一樣。
降解未必是完全生物降解
可降解塑料可分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壞性生物降解塑料,還有光降解塑料。
破壞性生物降解塑料,跟前面提到的氧化降解塑料一樣,當前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的傳統石油基塑料,是生物降解了其中添加的淀粉后,分解成更小的石油基塑料碎片。因為分解后還是會產生微塑料,并非完全可降解,部分國家已經開始禁用氧化生物降解塑料(oxo-degradable plastic)。法國在2015年開始禁用這種塑料,西班牙在2016年也推出了類似禁令。在英國零售商也不再使用氧化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塑料袋。不過相對于傳統的石油基塑料,這類塑料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更容易破碎,至少減少了海洋生物因為誤食或被纏繞而致命的風險。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則完全由生物基材料制成,全部可以生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例如已經頒發禁塑令的吉林,已知的大部分塑料袋使用的是PLA和PHA的塑料,吉林還建有專門的聚乳酸產業園。
而光降解塑料是在高分子主鏈上引人光敏基團或在塑料中添加光敏劑、光引發劑等而使傳統塑料具有光降解特性。指在太陽光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鏈有序地進行斷裂而導致其破壞和降解。自然環境中的光照、熱等作用在光降解塑料上,可以使塑料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但是顧名思義,在見不到光的情況下(例如被掩埋在土壤中),光降解塑料則無法降解。
可降解通常是工業堆肥條件下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例如阿里推出的可降解快遞包裝,是在工業堆肥條件下的可降解,而非自然條件下。
歐盟包裝廢棄法中關于包裝堆肥的通用歐洲標準EN 13432只要求生物可降解塑料在特定條件下(在50℃以上的延長溫度下)在工業環境中生物降解。在不同的條件下,如海洋環境等,并不能保證全面快速的生物降解性。
而即便是工業堆肥條件下,通常也需要3-6個月的時間來降解。
這是不是跟你預想的有出入?
“可降解”、“生物材料”這樣的字眼很容易讓公眾誤解,認為這些塑料可以像秸稈和樹葉一樣很容易在自然界中分解,成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08年頒布法令,禁止商家隨意使用“可降解塑料”的名稱進行推廣。
可降解塑料也許不可回收
可降解塑料也許并不可回收。另外,某些可降解塑料混入到其他可回收塑料中,會降低回收材料的品質。(塑料相同材質的單獨分類回收再生,才能獲得更好品質的再生材料?;旌匣厥盏乃芰闲阅芸赡軙环€定。)
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和阿拉巴馬州在2013年提議推出法案要求標注了可降解、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的塑料產品同時標注“不可回收”,以避免混入其他可回收的塑料產品中。
正確認識,詳細標識,合理推廣
我們并不反對使用可降解塑料,這仍是解決塑料問題的一個方向。
但決策者和公眾都應對“可降解塑料”有正確的認識,了解這些產品的局限性,不能僅僅因為產品被冠以“可降解”的名義就隨意使用。
還應更加明確地標識各種類型的“可降解料”。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包含多種多樣的材質和降解條件,在使用后的合理去向也就不同,如果都標識為“可降解”必然對后續處理造成困擾。例如如果只在堆肥條件下才能給被降解,是否應標注為“可工業堆肥塑料“而非“可降解塑料”。包括究竟使用的是何種原材料,是否可回收,都應明確標注,這樣才能在末端合理的分類和處置。
廣州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廚余垃圾袋
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則應選擇更好的應用領域。個人認為,保鮮膜、廚余垃圾袋和農業地膜是目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合理應用方向。前兩者是最有可能進入工業堆肥廠的,而農業地膜可以在使用后直接在土壤中慢慢分解。同時,這三種產品都存在難以分類回收的問題,可以通過使用可降解塑料解決問題。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醫療用具也是可降解塑料的一個合適的應用領域。
農業地膜
最重要的是,“可降解”不是過度消費的借口。任何原材料的生產和處置都或多或少消耗資源、能源,造成環境負擔。即便是完全可降解的材質,也不應過度消耗。減少一次性用品,避免不必要的包裝,已可以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解決很多問題。
咨詢熱線
0769-8337 2966